医美营销套路集
转自微信朋友圈。
大部分是糟粕,可能有点精华,我比较同意在模仿的基础上升级,但是完全抛弃创意,还是很悲催,完全靠模仿别人的年代,
是不是已经渐行渐远了,裂变营销人家平安保险用了不止十年了,哪里能算什么新东西,只是搬到手机上而已。
深夜无眠,钻研医美营销,内参君心得如下:
1.说一千道一万医美营销只有两种:社交电商和内容电商。(那竞价之类的呢,算什么)
2.是否做,取决于平台成熟度。(成熟了做,还是不成熟做?)
3.怎么做,模仿是最好的套路。
4.关于模仿,抖音美女类第一网红WW的幕后BOSS告诉内参君:我们都不是聪明绝顶的人,创新太难,去模仿北上广互联网企业就行了,再不行就模仿国外的。从内容到形式,全身心地模仿。
5.一个平台,布局多种玩法,互相映射。
6.关于映射。平台内要互相映射,平台之间也要映射。考虑清楚官网、户外媒介、公众号、小号、微博、地推、短视频平台、院内活动之间的属性和承载的使命。
7.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的玩法,都是基于最基本的平台游戏规则和最底层的人性(贪、懒、色、安全感)。
8.不要迷信创意,创意难度大、可复制性差,最可靠的就是人性。
9.贪是第一人性。贪,一定要让顾客体面地贪,每个人都要面子。
10.如果面子给的不够,就给他一个理由也行。拼多多的套路,几乎没有给贪的人太多面子,但至少给了N个理由。
11.任何营销都密切牵涉运营,是一系列人财物和多部门的协助。划重点:人财物缺一不可,多部门协作必须搞定。
12.大于投产比1:5的营销策略一直都存在,但一定是术业有专攻,必须深入。
13.2018年下半年,大的整形医院经过前期铺垫已经陆续布局或尝到社交电商头部红利,现在中小机构也有机会把握一波颈部或腰部红利,再晚汤都喝不上。
14.社交电商的精髓,在于分裂。没做过院内分裂的机构,做不好线上分裂。
15.分裂需要把营销费用让给消费者,你得先舍后得。基本的道理,很多老板内心不接受。
16.没有分裂属性的模式,走不长远。新氧等垂直医美平台晚了一步,流量已跌。
17.分裂要准备好分裂的产品、分裂的工具、分裂的团队。这句话看着玄乎,其他很简单,模仿照做而已。
18.就某个社区平台而言,听说个别机构一个月做几十W,今天看了数据,是真的。
19.一些长尾营销模式,支撑中小机构没问题,不要和大医院挤到一起。
20.模仿、模仿、模仿,就是干,在干的同时不断迭代。
21.天时。营销模式有天时,2016年的微信地推,2017年的活动分裂,2018年的线上裂变,错过时机就是错过最肥的肉。
22.地利。营销模式有地利,看本地受众的接受度,看竞争对手的动作。以地推吸粉点、线下咨询点为例,哪些点必须短兵相接,哪些点只是牵制对手,哪些点可以捡漏。
23.人和。很多机构搞不好营销,是人的问题,多数是老板的问题、组织能力的问题、勾心斗角的问题。人和甚至比天时、地利更重要。
24.机构营销有基因一说,以内参对河南省内医美十几年的观察发现,擅长社交的换换平台还是做社交,擅长活动的换换包装还是做活动,擅长社区的换换社区还是做社区。
25.2016年以来,不论是直客医院的微信营销,还是渠道医院的代理营销,本质上都是微商模式在医美的应用。前者是直营,后者是外包。但本质不重要,组织形式才重要。沉淀到今年,结果差异巨大。
26.内容电商,做的好医院很少。大部分医院卡到招不到好文案,内容电商的内容和企划部做的内容不是一个物种。企业部应该转型做内容电商,而不是没有运营任务的“赔钱”岗位。但总体来讲,应该换个运营的视角去看文案工作,文案障碍迎刃而解。
27.紧盯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创新,向互联网学运营是医美运营必修课。拼多多的成功已经引发新一轮医美营销变迁。重在试错,重在试错。把试错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。不让试错的老板不是好老板。
梦中呓语,不成体系,姑妄言之姑妄听之,看懂的就看懂,看不懂就算了。悟到并落地,就是真金白银,是美沃斯学不到的干货。内参君没有解释的义务。